疫情旅行禁令“推动亚洲内部研究合作”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数据显示,这些国家正选择区域合作伙伴,而非西方机构

三月 24, 2021
Source: iStock

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由于地缘政治、签证纠纷与新冠旅行禁令,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而这可能对基于亚洲的研究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因为该地区各国之间越来越多地相互寻求增长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亚太地区正在成为国际研究中日益增长的参与者。根据本月发布的一项数据,该地区在全球自然指数中的份额从2015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34%。然而,这一增长的98%归结于一个国家:中国。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中国,该地区的份额可能会保持平稳甚至略有下降。

根据《 2021年亚太地区自然指数增刊》,中国今年的表现非常出色。排名前10的亚太高校中有8所位于中国(另外两所来自日本与新加坡),而亚太地区自然指数份额增长最快的30所机构有多达29所来自中国。

该国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的表现尤其优秀,在前10研究机构中占9个。这份名单上唯一的非中国高校是东京大学。

自然指数的主编凯瑟琳·阿米蒂奇(Catherine Armitage)写道,中国的成功无疑是由该国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所推动的,使其“取代日本,成为该地区的科学增长引擎”。

她说:“无法坐上飞机去实验室参观或开会可能会推动一个相关的重大构想,即亚太地区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的科学研究系统。”

但是,她警告称,例如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产生更广泛的、破坏稳定的作用。目前,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评分仍在提高,但这无法预测未来趋势。

她写道:“科学关系的任何降温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科研都是坏消息,因为中国是其增长引擎。”

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印度在过去5年中与中国的科研合作均有跃升,但与西方的合作却停滞不前。

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自然指数合作分数的5年比较数据,从2015年到2020年,新加坡与中国的研究联系有所增加,但与美国却有所下降。

美国设法维持住了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科研合作水平,但中国实际上增加了这些合作。

同样地,德国保持了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新加坡的研究联系,但却不见如中国这样的增长。一个例外是德韩之间的合作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2015年到2020年,英国与中国的研究合作增长了115%。但是,该国仅维持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新加坡的合作,而这些国家也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

joyce.lau@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本文由Liu Jing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

请先注册再继续

为何要注册?

  • 注册是免费的,而且十分便捷
  • 注册成功后,您每月可免费阅读3篇文章
  • 订阅我们的邮件
注册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read this article.

相关文章

相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