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来自人文与科学的交汇处

马近远认为,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全球化人文精神、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以及学科通融想象力

三月 25, 2020
Idea, ideas, innovation, light
Source: iStock

当下重读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我感到悚然心惊,这部发表于89年前的作品有着令人惊叹的现实意义:作者构筑了一个在祥和外表掩饰下充斥着利己主义的社会,人类是极权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来的行尸走肉。

作者警醒我们,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促使我们反思在新科技革命时代人文教育的意义:剥离了人文精神的工具理性肆虐,终将导致社会文明在人类的欲望中分崩离析。

现如今人工智能应用俯仰皆是,万物互联时代呼啸而至;与此同时,生态危机、基因编辑、网络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美丽新世界”的挑战,韩启德院士认为“人文是科学发展的方向盘和刹车器”。

人文对科技的关涉不仅限于探究人工智能的哲学与伦理难题,当科技创新的起源演进成日益交错的关系网络,未来能够真正满足人类不断攀升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创新,总是来自人文素养与科学思维的交汇处。

这也对科技创新人才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崭新要求:除了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还需具有糅合东西方价值精髓的全球化人文精神、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以及学科通融想象力。

南方科技大学所构筑的通识教育体系就体现了上述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一所国际化创新型理工特色大学中,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新文科”的道路,其基本定位是:适度规模的“小而精”学术队伍,全覆盖的“一流通识教育”,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特色科技人文研究”。

因此,除了“写作与交流”等必修通识课程,南方科技大学还开设了科技考古、科幻创作、想象力入门、工程与技术伦理、创新空间设计导论等一系列创新型文科通识课程。

这种文理融通的方式在启发学生开拓思维的同时,帮助他们沉淀人文素养。比如,当我在《跨文化交际》课程里和理工科学生探讨“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时,他们最初并不清楚这种思维训练的目的。通过不断对学生发问,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头脑是否已经被各种刻板印象所捆绑,进而反思不同领域学者对“刻板印象”的批判是否导致人们对这个概念本身形成了否定的、排斥的“刻板印象”,引导他们注重批判、反思,秉持开放心态。这不仅是文化自觉和文化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建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精神。

我们在文科通识课程中探索思维方式的启迪和方法论的授渔,便是向着人文素养与科学思维的交汇处的创新,再行近了一步。

马近远系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副教授。

请先注册再继续

为何要注册?

  • 注册是免费的,而且十分便捷
  • 注册成功后,您每月可免费阅读3篇文章
  • 订阅我们的邮件
注册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read this article.

相关文章